日常管理提質增效,生產設備高效運轉,項目建設只爭朝夕……2022年的生態水泥公司到處都呈現著激情澎湃的大干場景。截至6月底,2022年產量同比增長6.5%,銷量同比增長6.33%,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8.13%,以全新戰績實現了上半年完美收官。
2022年,生態水泥公司全面貫徹落實年初疫情防控、生產經營“兩不誤、兩手抓”要求,緊緊圍繞“十四五”戰略,以綠色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以全年任務指標為主線,面向全員開啟對標管理提升行動,3月起深入開展“增量創收齊發力,提質增效穩增長”百日會戰,各項工作成效顯著。年初所屬富平公司成為西北地區水泥行業唯一獲評環保A級績效企業,著力打造的智慧化工廠順利投入應用,做到了“生態高顏值”“經營高效益”雙向奔赴,為企業轉型升級邁入高質量發展新征程賦能提速。
提高站位筑牢安全生產“壓艙石”
“我們要進一步樹牢安全生產理念,圍繞踐行‘十五項措施’,抓好‘三十八項工作’,夯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深入開展安全目標責任管理和專項檢查,確保公司生產經營安全穩定。”生態水泥公司5月安全辦公會作出了詳細部署。
今年以來,生態水泥公司嚴格落實中省、陜煤集團安全生產工作要求,時刻擰緊思想“總開關”,充分運用“互聯網+”,通過“華山學堂APP”、邀請專家講師現場授課、安全警示教育等沉浸式學習崗位安全知識;以“安全生產月”為契機,制作發放宣傳手冊,引導全員明確安全生產十五條措施、新《安全生產法》、應急救援能力建設等主要內容,利用“安全咨詢宣傳日”面對面為職工解答職業健康知識點、應急處置及自救互助方法,采用“每日線上答、定期線下考、同臺競技賽”相結合方式,在“學、問、考、評”中提升全員安全責任意識。
堅持思想領航的同時,該公司更加注重安全管理提效升級,成立由公司機關各職能部門及所屬各單位人員共同組成的檢查組,針對生產現場管理、隱患排查治理、項目工程建設,全覆蓋開展安全互檢、安全大排查、隱患治理情況復檢,多維度增強企業安全管控力。并且聚焦“防汛”,強化“雨季三防”力度,堅決做到“五個緊盯”(即緊盯風險隱患做好排查、緊盯汛情信息做好預警、緊盯重點部位做好防范、緊盯應急能力做好保障、緊盯抗旱減災做好準備),建立健全風險預防預控預警機制,筑牢企業安全屏障。
精準發力走出綠色發展“新路徑”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生態水泥公司進一步在深推固廢綜合利用、創建“五型企業”“六化工廠”上傾注心力,不斷增加綠化投入,步入廠區、遠眺礦山,滿目的綠樹鮮花是匯聚職工合力實施的“覆綠工程”;緊抓現場管理不放松,推進“收塵系統改造、廠區噪音治理、脫硫石膏堆棚改擴建”一體化工程,促進環保工作成果愈加顯著;精進生產技術,以持續深化固廢在水泥生產中應用為根基,目前還將以“節能、減排、降碳”融入生產環節的核心技術“替代燃料綜合利用項目”納入該公司“十四五”“雙碳”規劃;所屬富平公司作為首個“5G智慧化工廠”試點正式啟動,不僅從人工投入、效率提升上極大節約了企業經營成本,更是透過智慧化調度平臺能夠遠程看到礦山科學高效開采、生產環保設施精準調度、產品發運井井有條,一幕幕場景都傳遞著企業發展“綠色氣息”。就在今年5月,由多家媒體組成的采訪團走進生產廠區現場感受企業“生態”脈搏,一項項成果讓他們對生態水泥公司贊嘆不已。
據了解,生態水泥公司在踐行“雙碳”戰略、發展循環經濟過程中,還注重提升全員行動力,在“世界環境日”“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等重要節日,從生活生產入手深入宣傳環保理念,組織職工參加節能減排專題講座、聆聽“環保小課堂”、參與制作企業環保文創作品,真正讓“綠色低碳”發展根植于心。
“今年公司逐綠而行取得了許多新成績,彰顯了新風貌,作為其中的一員,我要盡己之力踐行公司‘雙碳’規劃,力爭為新技術研發應用貢獻力量。”該公司生產一線技術人員賀北斗說道。
多元驅動培育轉型升級“強動能”
2022年上半年,無論是5月17日黃陵年產40萬立方煤矸石制陶粒項目順利開工,還是6月23日所屬智引公司年度5G數字經濟成果發布,都一次次讓生態水泥公司成為行業的焦點。
一直以來,生態水泥公司在壯大水泥主業同時,始終牢記陜煤集團賦予的“綠色循環”發展使命,以固廢綜合利用為關鍵突破口,科學策劃并大力實施“5933工程”,有力有序落實陜煤集團關于固廢項目建設的總體部署,在一系列措施的推動下,黃陵年產40萬立方煤矸石制陶粒項目已步入開工建設期,韓城龍鋼年產150萬噸鋼鐵渣粉、神木年產60萬m³高強度輕骨料云砼石等項目各項工作也在緊鑼密鼓進行,據悉項目建成后將加大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明顯,為企業轉型升級再添新活力。
此外,作為建材企業“5G智慧化”發展的先行者,生態水泥公司在5G工業融合上積極探索,5月西部首個5G特種機器人生產線建成,6月所屬智引公司以“智慧化發展”優勢順利進駐秦創原創新平臺,并以“數字成果發布會”形式集中展示了兩年間取得的30余項知識產權(其中受理的發明專利11項,軟件著作權22項,國家安標中心認證5項),其中礦用4G/5G融合專網通信系統、2.1GHZ本安型5G基站暨綜采工作面5G無線局域網方案、安全生產標準化信息管理系統、智慧工廠建設成果、特種機器人生產線項目、工業固廢資源管控交易平臺六大場景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案例已在多家煤炭、化工及建材企業啟用,為傳統行業解決“安全痛點”、攻克“成本難題”提供了強力支撐。
“今年在‘雙碳’目標引領下已與榆林市政府建立了工業固廢資源管控交易平臺,自主研發的5G消防偵察滅火機器人、偵察無人機、5G礦用無線通訊系統、礦用智能穿戴系統等產品亮相陜煤集團2022年森林防火應急演練,相信5G工業智能化成果將更加顯著。”生態水泥智引公司智能化產品研發負責人袁博如是說。(白嵐)
這篇文章好看嗎?
是 否
已有 人覺得挺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