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生產在即 請給小微銀行一些關注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國生產發展和群眾生活帶來了極大影響。為了將疫情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黨中央根據疫情變化適時作出復工復產的要求,并連續召開會議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工作部署。以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為代表的全國銀行業機構急國家所急,認真落實國務院五部委工作要求,精準施策,打出漂亮“組合拳”,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期間重點企業和重點領域資金需求。以村鎮銀行為代表的小微銀行也不甘落后,一邊加強自身防護,一邊及時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措施,組織黨員職工積極捐款捐物,錯峰開展門點服務,加強疫情期間和小微企業、社區群眾和農村客戶的工作對接,彰顯了小銀行大責任的社會擔當。
本次疫情受沖擊最大的當屬中小微企業,為此根據黨中央工作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及時下發了關于加強疫情防控防控支持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通知。近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人民銀行提出再次拿出3000億元防疫專項再貸款用于疫情防控期間的專項資金支持,銀保監會鼓勵金融機構對中小微企業貸款給予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安排,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近期出臺的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對緩解中小微企業困難發揮了重要作用。
同小微企業一樣,作為向“三農”和小微企業提供服務的村鎮銀行在本次疫情期間,遇到的困難也同樣不可小覷。據反映,村鎮銀行目前面臨的主要困難有四個方面。一是公眾存款大幅下降。疫情發生后,各地社區、村組嚴格管控,居民出入不便,而且村鎮銀行大多電子化渠道不完善,導致存款回籠不及時,資金呈現緊張狀態。二是貸款客戶清息還款受影響。部分零售類客戶和服務行業類客戶一直處于停業狀態,無法正常經營,收入來源受到影響,導致部分客戶失去還款能力。三是貸款風險加大。疫情爆發前就已經暴露一定風險的客戶,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及收入壓力加大,貸款風險等級向下遷移的趨勢明顯增大。四是經營收入影響較大。村鎮銀行本來就是微利經營,收入來源就是利差。為支持受疫情影響客戶盡快恢復生產經營,銀行業大多采取了優惠利率政策和減免困難客戶費率等措施。加之銀行內部的疫情防控等營業外支出,導致銀行盈利水平進一步下降。
目前春耕生產在即,作為支農支小生力軍的村鎮銀行如何加強自身能力建設,落實好農民春耕復產資金需要,更好地發揮村鎮銀行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目前著實面臨著一場嚴峻的考驗。為此,政府部門和金融管理部門決不可忘記對以村鎮銀行為代表的小微銀行的工作支持,在發揮大銀行支持疫情防控作用的同時,對小微銀行也予以足夠的重視。一方面應加強其工作指導,幫助村鎮銀行強化內部管理,建立疫情防控期間的應對措施、業務流程,確保良好的工作秩序和正常經營環境。另一方面要關注和了解他們資金需求情況、貸款風險情況和經營發展等方面面臨的困難。協助他們解決支農支小特別是當前農村春耕生產方面的資金急需,幫助用好人民銀行支農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和地方財政政策。疫情面前大局為重。政府部門該撥補的資金要爭取提前撥補到位,并繼續做好減費讓利工作。監管部門要理解和支持村鎮銀行疫情防控期間簡化轉貸續貸相關程序的工作流程,落實好監管指標監測容忍度。疫情防控前所未有,希望通過各方共同努力幫助有困難的村鎮銀行在這場疫情防控中站穩腳跟,度過難關,攜手廣大小微銀行共同打好疫情防控和支持春耕生產的這場疫情保衛戰。
農發行陜西省分行:備足60億信貸資金助春耕
農發行陜西省分行積極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作用,及時籌措安排60億元信貸資金,聚焦服務“農資”“農地”“農技”,全力支持春耕備耕工作。
在金融支持春耕過程中,農發行陜西省分行重點支持種業、化肥生產儲備、農機裝備生產銷售、農業生產重要物資供應、農村物流體系建設及糧油收儲等方面,確保農業生產經營順利開展;重點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受污染耕地治理與修復、水利建設、節水灌溉、土地流轉與規模經營等重大項目,不斷夯實增產增收基礎;重點支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糧油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銷售等方面,大力提升增產增收成效。
該行制定支持春耕備耕工作專項推進方案,主動向各級黨政、有關部門匯報溝通,積極對接涉農企業資金需求,通過做好應急信貸、創新融資模式、提高辦貸效率、優化金融服務等舉措,不斷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保證春耕備耕順利開展。目前,該行已投放春耕備耕貸款4.12億元,其中:投放農村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貸款0.75億元,支持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生產經營;投放2.35億元應急貸款,支持春耕期間疫情防控防護工作;投放 1.02億元糧油收儲貸款,支持企業開展糧油購銷儲業務,幫助農民穩定增收,帶動增強春耕備耕積極性。
陜西信合:百億元資金支持春耕備耕
為保證支持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兩不誤,陜西省聯社拿出100億元的信貸資金,多措并舉持續加大對春耕備耕的信貸支持力度。截至2月26日,陜西信合全轄已經累計發放春耕備耕類貸款10.61萬戶57.82億元。
結合今年春節較早、農業生產季節提前的時令特點,陜西省聯社于1月15日印發《關于支持2020年春耕備耕工作意見的通知》,通過制定八個措施保障春耕備耕信貸支持力度;2月14日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大民營小微企業及民生領域金融支持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通知》,要求對春耕備耕農業生產客戶開辟綠色通道;2月17日印發《關于做好復工復產金融服務 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做好春耕備耕及農副產品生產金融服務,保證支持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兩不誤。全省各行社先后成立春耕備耕金融服務臨時指揮部,由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將支持春耕備耕列為工作重點,全力以赴打好春耕第一仗,為全年業務發展工作開好頭、起好步。
陜西省聯社從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多方采集信息、因地制宜實施、配置各類產品、開通綠色通道、實施利率優惠、加大金融宣傳等八個方面要求切實加強春耕備耕期間的金融服務,大力支持農業特色產業“3+X”工程,重點支持以千億級蘋果為代表的果業、以千億級奶山羊為代表的畜牧業、以千億級棚室盆栽為代表的設施農業,確保廣大農戶、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春耕備耕資金需求得到及時有效滿足,保障春耕備耕期間生產經營資金需求全覆蓋。
針對春耕備耕信貸需求廣、金額小、時間急等特點,陜西省聯社拿出100億元的信貸資金專項用于支持春耕備耕生產,并要求縣域行社安排不低于10%的計劃指標,為農業生產儲備充足信貸資金。通過深入春耕生產第一線、聯合“雙基聯動”工作站、爭取農業多部門支持、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等多種措施采集春耕備耕資金需求,并對春耕信貸資金做到“四個明確”,即明確投放時間、明確投放人員、明確投放片區、明確辦理時限,確保涉農信貸資金及時發放到位,解決“三農”的燃眉之急,全力滿足春耕備耕金融需求。
針對農村地區疫情防控的特點,陜西省聯社堅持“信貸支農不誤農時”的原則,提出“優先安排信貸規模、優先受理、優先授信、優先發放”的服務承諾,有效保證儲備種子、化肥、農機裝備等農資農技供應和物流暢通資金需求,充分保障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土地流轉及規模化經營資金到位。同時聚焦疫情對經濟運行和市場供給帶來的沖擊和影響的肉、蛋、菜、奶等“菜籃子”農產品種養殖業,全面滿足早春蔬菜種植、生豬生肉恢復及牛羊水產等豬肉替代品生產資金需求,通過加快貸款投放進度、保障資金供應、實行優惠利率、合規辦理續貸等政策優化金融服務,確保重要農產品生產不受影響,做到疫情防控與金融支持春耕備耕農業生產“兩不誤”。
為保障疫情防控特殊時期春耕備耕資金需求得到及時有效滿足,陜西省聯社印發《關于開展“秦e貸”戰疫快貸行動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文件,充分發揮“秦e貸”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服務優勢,加大對疫情期間春耕備耕的廣大農戶提供“足不出村、足不出戶”的金融服務,并實施整體下調0.5個百分點、最高下調1個百分點的利率優惠政策,確保春耕備耕期間各類金融需求得到快速有效響應。
郵儲銀行西安市分行全力支持抗疫企業復工復產
面對當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郵儲銀行勇于擔當,敢于作為,主動承擔國有大行的社會責任,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開辟綠色金融服務通道,全力保障廣大群眾金融服務需求,積極支持抗疫企業復工復產。2月份以來,郵儲銀行西安市分行小企業法人貸款累計發放880萬元,其中支持抗疫企業放款超過300萬元,已受理抗疫企業在途貸款達3300余萬元。
“吳經理,現在我們企業承擔消毒液的生產任務,產品需求劇增,生產任務光榮而艱巨,一想到生產資金缺口我就頭疼啊。”陜西仁康藥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在電話溝通中談到企業復工復產面臨資金短缺的難題。
據了解,該企業是郵儲銀行的老客戶,也是一家藥劑生產企業,在疫情發生后,郵儲銀行客戶經理對合作的抗疫企業逐一回訪時聽到了企業的心聲。疫情當前,責任當肩!郵儲銀行西安市分行“急客戶之所急,想客戶之所想”,立即開辟審查審批綠色通道,對涉及抗擊疫情的企業資金需求,本著“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優先辦理、即來即審”的原則,第一時間幫助抗疫企業解決資金缺口。為解決疫情期間企業人員不便外出的問題,郵儲銀行客戶經理克服困難,主動駕車前往位于周至縣集賢鎮的企業生產車間進行走訪調查,為企業提供上門服務,同時多部門聯動,共同協作,在合規的前提下以最快速度實現審批放款,最終成功為企業增信400萬元,首期發放貸款200萬元,及時解決了企業生產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為企業盡快投入防疫物資生產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西安銀行為支持民生保障注入金融“活水”
目前正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各類企業也正處于復工復產的黃金期,然而陜西商洛一家正在積極投入復工復產的糧油企業卻遇到了一樁困難事。“為了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糧油市場的供應、維持糧食價格穩定,前些天商洛市有關部門指定我們公司增加自有商業庫存油脂3500噸、大米1000噸,我們著急投產,資金卻成了大問題。”該糧油企業負責人介紹到。
該企業主要經營的業務是米、面、油的生產包裝和銷售,同時也是商洛市政府儲備食用油的承儲企業,與民生息息相關。得知企業困難后,西安銀行商洛分行第一時間主動上門對接,了解企業融資需求,并迅速向總行上報各項資料。西安銀行總行及時開辟綠色通道進行授信調查和相關審批工作,并以最短的時間落實放款條件,于2月27日為該企業投放了6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簽發了400萬元電子銀行承兌匯票,幫助企業迅速投入生產,保障市場供應。
而這只是西安銀行在疫情期間支持民生保障,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的一個縮影。據悉,為了切實減少疫情期間居民外出采購食材、解決企業復工后員工用餐問題,西安銀行攜手西安旅游集團旗下西安飲食股份、西安旅游股份兩家上市公司,推出全市九家知名老字號企業團餐、西旅蔬菜手機預訂和無接觸配送一站式便民服務。用戶在西安銀行官方微信公眾號或手機銀行APP西銀特惠版塊下單成功后,即可在單位或家里安心等待配送,為本地企業及居民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提供了有力支撐。
此外,西安銀行還充分發揮科技優勢,深耕“金融+生活”服務場景,圍繞企業和居民生產生活實際問題,不斷拓寬線上服務領域。客戶除了可通過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網上銀行、直銷銀行等線上多渠道辦理金融業務之外,還可以實現天然氣、有線電視、自來水、暖氣費等生活常用繳費服務的線上辦理。在疫情的特殊時期,使廣大居民足不出戶就能完成各類業務辦理,真正實現既便捷又高效的“一鍵直達”服務。目前,該行已推出線上捐款、在線問診、特色電商、社區服務四大抗疫場景特色金融。
“在疫情期間和復工復產之際,我們始終堅持做到思想不放松,標準不降低,效率不下降,服務不中斷。”西安銀行相關負責人說。事關民生無小事,西安銀行始終不忘自身“服務地方、服務中小、服務市民”的定位,以實際行動詮釋金融企業的職責擔當,全力以赴為打好這場抗疫攻堅戰貢獻力量。
陜國投設立無息貸款項目 攜手中小微企業共克時艱
近日,陜國投設立“陜國投·北京市朝陽區-厚澤金融-抗疫情中小企業應急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信托項目規模1億元,用于向中小微企業提供“零利率”經營性貸款,有效緩解企業在疫情沖擊下的資金流動性壓力。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信托行業內首單專項服務中小微企業的無息貸款項目。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陜國投充分發揮信托行業制度優勢,不斷強化金融服務,創新金融手段,在前期設立抗疫慈善信托捐贈物資的基礎上,此次又主動靠前對接疫情期間中小微企業的實際金融需求,設立專項無息貸款項目。為確保項目規范高效落地實施,公司利用之前積累的普惠金融業務經驗優勢,前中后臺部門協同配合,加班加點推進項目,在20多天的時間內迅速完成了項目方案設計、報告撰寫、項目審批、賬戶開立、系統配置、合同簽署、資金籌集等全流程工作,并順利完成項目備案。
該項目得到北京市朝陽區金融服務辦公室、北京市朝陽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大力支持,信托資金由北京市朝陽區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北京市朝陽區國資委下屬企業)和北京厚澤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出資認購,首期2000萬資金已全部到位,用于向北京市朝陽區轄內的中小微企業提供“零利率”貸款,并重點服務于在抗擊疫情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各類物資生產和商貿流通企業,以及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交通、旅游等行業的民營中小企業,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趙乾軍 特約記者 白來勤)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國生產發展和群眾生活帶來了極大影響。為了將疫情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黨中央根據疫情變化適時作出復工復產的要求,并連續召開會議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工作部署。以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為代表的全國銀行業機構急國家所急,認真落實國務院五部委工作要求,精準施策,打出漂亮“組合拳”,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期間重點企業和重點領域資金需求。以村鎮銀行為代表的小微銀行也不甘落后,一邊加強自身防護,一邊及時制定疫情防控工作措施,組織黨員職工積極捐款捐物,錯峰開展門點服務,加強疫情期間和小微企業、社區群眾和農村客戶的工作對接,彰顯了小銀行大責任的社會擔當。
本次疫情受沖擊最大的當屬中小微企業,為此根據黨中央工作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及時下發了關于加強疫情防控防控支持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通知。近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人民銀行提出再次拿出3000億元防疫專項再貸款用于疫情防控期間的專項資金支持,銀保監會鼓勵金融機構對中小微企業貸款給予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安排,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近期出臺的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對緩解中小微企業困難發揮了重要作用。
同小微企業一樣,作為向“三農”和小微企業提供服務的村鎮銀行在本次疫情期間,遇到的困難也同樣不可小覷。據反映,村鎮銀行目前面臨的主要困難有四個方面。一是公眾存款大幅下降。疫情發生后,各地社區、村組嚴格管控,居民出入不便,而且村鎮銀行大多電子化渠道不完善,導致存款回籠不及時,資金呈現緊張狀態。二是貸款客戶清息還款受影響。部分零售類客戶和服務行業類客戶一直處于停業狀態,無法正常經營,收入來源受到影響,導致部分客戶失去還款能力。三是貸款風險加大。疫情爆發前就已經暴露一定風險的客戶,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及收入壓力加大,貸款風險等級向下遷移的趨勢明顯增大。四是經營收入影響較大。村鎮銀行本來就是微利經營,收入來源就是利差。為支持受疫情影響客戶盡快恢復生產經營,銀行業大多采取了優惠利率政策和減免困難客戶費率等措施。加之銀行內部的疫情防控等營業外支出,導致銀行盈利水平進一步下降。
目前春耕生產在即,作為支農支小生力軍的村鎮銀行如何加強自身能力建設,落實好農民春耕復產資金需要,更好地發揮村鎮銀行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目前著實面臨著一場嚴峻的考驗。為此,政府部門和金融管理部門決不可忘記對以村鎮銀行為代表的小微銀行的工作支持,在發揮大銀行支持疫情防控作用的同時,對小微銀行也予以足夠的重視。一方面應加強其工作指導,幫助村鎮銀行強化內部管理,建立疫情防控期間的應對措施、業務流程,確保良好的工作秩序和正常經營環境。另一方面要關注和了解他們資金需求情況、貸款風險情況和經營發展等方面面臨的困難。協助他們解決支農支小特別是當前農村春耕生產方面的資金急需,幫助用好人民銀行支農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和地方財政政策。疫情面前大局為重。政府部門該撥補的資金要爭取提前撥補到位,并繼續做好減費讓利工作。監管部門要理解和支持村鎮銀行疫情防控期間簡化轉貸續貸相關程序的工作流程,落實好監管指標監測容忍度。疫情防控前所未有,希望通過各方共同努力幫助有困難的村鎮銀行在這場疫情防控中站穩腳跟,度過難關,攜手廣大小微銀行共同打好疫情防控和支持春耕生產的這場疫情保衛戰。
農發行陜西省分行:備足60億信貸資金助春耕
農發行陜西省分行積極發揮政策性金融機構的作用,及時籌措安排60億元信貸資金,聚焦服務“農資”“農地”“農技”,全力支持春耕備耕工作。
在金融支持春耕過程中,農發行陜西省分行重點支持種業、化肥生產儲備、農機裝備生產銷售、農業生產重要物資供應、農村物流體系建設及糧油收儲等方面,確保農業生產經營順利開展;重點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受污染耕地治理與修復、水利建設、節水灌溉、土地流轉與規模經營等重大項目,不斷夯實增產增收基礎;重點支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糧油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銷售等方面,大力提升增產增收成效。
該行制定支持春耕備耕工作專項推進方案,主動向各級黨政、有關部門匯報溝通,積極對接涉農企業資金需求,通過做好應急信貸、創新融資模式、提高辦貸效率、優化金融服務等舉措,不斷加大信貸投放力度,保證春耕備耕順利開展。目前,該行已投放春耕備耕貸款4.12億元,其中:投放農村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貸款0.75億元,支持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生產經營;投放2.35億元應急貸款,支持春耕期間疫情防控防護工作;投放 1.02億元糧油收儲貸款,支持企業開展糧油購銷儲業務,幫助農民穩定增收,帶動增強春耕備耕積極性。
陜西信合:百億元資金支持春耕備耕
為保證支持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兩不誤,陜西省聯社拿出100億元的信貸資金,多措并舉持續加大對春耕備耕的信貸支持力度。截至2月26日,陜西信合全轄已經累計發放春耕備耕類貸款10.61萬戶57.82億元。
結合今年春節較早、農業生產季節提前的時令特點,陜西省聯社于1月15日印發《關于支持2020年春耕備耕工作意見的通知》,通過制定八個措施保障春耕備耕信貸支持力度;2月14日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大民營小微企業及民生領域金融支持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通知》,要求對春耕備耕農業生產客戶開辟綠色通道;2月17日印發《關于做好復工復產金融服務 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做好春耕備耕及農副產品生產金融服務,保證支持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兩不誤。全省各行社先后成立春耕備耕金融服務臨時指揮部,由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將支持春耕備耕列為工作重點,全力以赴打好春耕第一仗,為全年業務發展工作開好頭、起好步。
陜西省聯社從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多方采集信息、因地制宜實施、配置各類產品、開通綠色通道、實施利率優惠、加大金融宣傳等八個方面要求切實加強春耕備耕期間的金融服務,大力支持農業特色產業“3+X”工程,重點支持以千億級蘋果為代表的果業、以千億級奶山羊為代表的畜牧業、以千億級棚室盆栽為代表的設施農業,確保廣大農戶、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春耕備耕資金需求得到及時有效滿足,保障春耕備耕期間生產經營資金需求全覆蓋。
針對春耕備耕信貸需求廣、金額小、時間急等特點,陜西省聯社拿出100億元的信貸資金專項用于支持春耕備耕生產,并要求縣域行社安排不低于10%的計劃指標,為農業生產儲備充足信貸資金。通過深入春耕生產第一線、聯合“雙基聯動”工作站、爭取農業多部門支持、建立信息共享機制等多種措施采集春耕備耕資金需求,并對春耕信貸資金做到“四個明確”,即明確投放時間、明確投放人員、明確投放片區、明確辦理時限,確保涉農信貸資金及時發放到位,解決“三農”的燃眉之急,全力滿足春耕備耕金融需求。
針對農村地區疫情防控的特點,陜西省聯社堅持“信貸支農不誤農時”的原則,提出“優先安排信貸規模、優先受理、優先授信、優先發放”的服務承諾,有效保證儲備種子、化肥、農機裝備等農資農技供應和物流暢通資金需求,充分保障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村土地流轉及規模化經營資金到位。同時聚焦疫情對經濟運行和市場供給帶來的沖擊和影響的肉、蛋、菜、奶等“菜籃子”農產品種養殖業,全面滿足早春蔬菜種植、生豬生肉恢復及牛羊水產等豬肉替代品生產資金需求,通過加快貸款投放進度、保障資金供應、實行優惠利率、合規辦理續貸等政策優化金融服務,確保重要農產品生產不受影響,做到疫情防控與金融支持春耕備耕農業生產“兩不誤”。
為保障疫情防控特殊時期春耕備耕資金需求得到及時有效滿足,陜西省聯社印發《關于開展“秦e貸”戰疫快貸行動支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文件,充分發揮“秦e貸”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服務優勢,加大對疫情期間春耕備耕的廣大農戶提供“足不出村、足不出戶”的金融服務,并實施整體下調0.5個百分點、最高下調1個百分點的利率優惠政策,確保春耕備耕期間各類金融需求得到快速有效響應。
郵儲銀行西安市分行全力支持抗疫企業復工復產
面對當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郵儲銀行勇于擔當,敢于作為,主動承擔國有大行的社會責任,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開辟綠色金融服務通道,全力保障廣大群眾金融服務需求,積極支持抗疫企業復工復產。2月份以來,郵儲銀行西安市分行小企業法人貸款累計發放880萬元,其中支持抗疫企業放款超過300萬元,已受理抗疫企業在途貸款達3300余萬元。
“吳經理,現在我們企業承擔消毒液的生產任務,產品需求劇增,生產任務光榮而艱巨,一想到生產資金缺口我就頭疼啊。”陜西仁康藥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在電話溝通中談到企業復工復產面臨資金短缺的難題。
據了解,該企業是郵儲銀行的老客戶,也是一家藥劑生產企業,在疫情發生后,郵儲銀行客戶經理對合作的抗疫企業逐一回訪時聽到了企業的心聲。疫情當前,責任當肩!郵儲銀行西安市分行“急客戶之所急,想客戶之所想”,立即開辟審查審批綠色通道,對涉及抗擊疫情的企業資金需求,本著“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優先辦理、即來即審”的原則,第一時間幫助抗疫企業解決資金缺口。為解決疫情期間企業人員不便外出的問題,郵儲銀行客戶經理克服困難,主動駕車前往位于周至縣集賢鎮的企業生產車間進行走訪調查,為企業提供上門服務,同時多部門聯動,共同協作,在合規的前提下以最快速度實現審批放款,最終成功為企業增信400萬元,首期發放貸款200萬元,及時解決了企業生產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為企業盡快投入防疫物資生產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西安銀行為支持民生保障注入金融“活水”
目前正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各類企業也正處于復工復產的黃金期,然而陜西商洛一家正在積極投入復工復產的糧油企業卻遇到了一樁困難事。“為了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糧油市場的供應、維持糧食價格穩定,前些天商洛市有關部門指定我們公司增加自有商業庫存油脂3500噸、大米1000噸,我們著急投產,資金卻成了大問題。”該糧油企業負責人介紹到。
該企業主要經營的業務是米、面、油的生產包裝和銷售,同時也是商洛市政府儲備食用油的承儲企業,與民生息息相關。得知企業困難后,西安銀行商洛分行第一時間主動上門對接,了解企業融資需求,并迅速向總行上報各項資料。西安銀行總行及時開辟綠色通道進行授信調查和相關審批工作,并以最短的時間落實放款條件,于2月27日為該企業投放了6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簽發了400萬元電子銀行承兌匯票,幫助企業迅速投入生產,保障市場供應。
而這只是西安銀行在疫情期間支持民生保障,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的一個縮影。據悉,為了切實減少疫情期間居民外出采購食材、解決企業復工后員工用餐問題,西安銀行攜手西安旅游集團旗下西安飲食股份、西安旅游股份兩家上市公司,推出全市九家知名老字號企業團餐、西旅蔬菜手機預訂和無接觸配送一站式便民服務。用戶在西安銀行官方微信公眾號或手機銀行APP西銀特惠版塊下單成功后,即可在單位或家里安心等待配送,為本地企業及居民有序恢復生產生活秩序提供了有力支撐。
此外,西安銀行還充分發揮科技優勢,深耕“金融+生活”服務場景,圍繞企業和居民生產生活實際問題,不斷拓寬線上服務領域。客戶除了可通過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網上銀行、直銷銀行等線上多渠道辦理金融業務之外,還可以實現天然氣、有線電視、自來水、暖氣費等生活常用繳費服務的線上辦理。在疫情的特殊時期,使廣大居民足不出戶就能完成各類業務辦理,真正實現既便捷又高效的“一鍵直達”服務。目前,該行已推出線上捐款、在線問診、特色電商、社區服務四大抗疫場景特色金融。
“在疫情期間和復工復產之際,我們始終堅持做到思想不放松,標準不降低,效率不下降,服務不中斷。”西安銀行相關負責人說。事關民生無小事,西安銀行始終不忘自身“服務地方、服務中小、服務市民”的定位,以實際行動詮釋金融企業的職責擔當,全力以赴為打好這場抗疫攻堅戰貢獻力量。
陜國投設立無息貸款項目 攜手中小微企業共克時艱
近日,陜國投設立“陜國投·北京市朝陽區-厚澤金融-抗疫情中小企業應急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信托項目規模1億元,用于向中小微企業提供“零利率”經營性貸款,有效緩解企業在疫情沖擊下的資金流動性壓力。這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信托行業內首單專項服務中小微企業的無息貸款項目。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陜國投充分發揮信托行業制度優勢,不斷強化金融服務,創新金融手段,在前期設立抗疫慈善信托捐贈物資的基礎上,此次又主動靠前對接疫情期間中小微企業的實際金融需求,設立專項無息貸款項目。為確保項目規范高效落地實施,公司利用之前積累的普惠金融業務經驗優勢,前中后臺部門協同配合,加班加點推進項目,在20多天的時間內迅速完成了項目方案設計、報告撰寫、項目審批、賬戶開立、系統配置、合同簽署、資金籌集等全流程工作,并順利完成項目備案。
該項目得到北京市朝陽區金融服務辦公室、北京市朝陽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大力支持,信托資金由北京市朝陽區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北京市朝陽區國資委下屬企業)和北京厚澤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出資認購,首期2000萬資金已全部到位,用于向北京市朝陽區轄內的中小微企業提供“零利率”貸款,并重點服務于在抗擊疫情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各類物資生產和商貿流通企業,以及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交通、旅游等行業的民營中小企業,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趙乾軍 特約記者 白來勤)
這篇文章好看嗎?
是 否
已有 人覺得挺不錯!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資訊